行家须知数控车床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及方式方法

Home / 行家须知数控车床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及方式方法 - 2017年12月19日 , by cncgz

了解数控车床基本结构以及基本的工作原理,是提高数控车床故障分析能力的基本保证。 在数控车床上进行零部件的加工操作时,操作者首先要根据零件图纸设计出一套加工方案,然后进行该零件加工程序的编写,在车床控制装置编辑状态(EDIT)下,对编写好的加工程序进行输入,存储在数控装置的内存中。经过数控车床的数控装置对信息代码进行译码、寄存、处理以及运算,最后将运算结果以数字信号的形式分配到机床各坐标的伺服系统。机床各坐标的伺服系统接收到数控装置发出的信号之后,通过各伺服系统经过传动装置驱动机床各运动部件,使数控车床按照预定的速度、范围以及路线进行加工动作,从而加工出符合各类要求的零部件。

行家须知数控车床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及方式方法

一、数控车床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

对于数控车床故障的准确诊断是排除车床故障的根本所在。但是,在对故障进行诊断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从外部到内部。随着现在数控车床技术的不断完善,车床本身故障率也变得越来越低,大部分的车床故障都是非系统本身原因造成的。维修人员要按照从外部到内部的原则进行排查,尽量避免对数控车床的随意启封、拆卸,否则有可能扩大故障范围,导致数控车床的加工精度丧失、性能降低。

2、从主机到电气。对与一般数控车床故障来说,主机故障比较容易诊断,而数控系统以及电气故障的诊断难度非常大。从大量的实际例子来分析,数控机床的故障中,绝大部分是因为主机部分的失灵而造成的。所以,在故障诊断之前,首先要考虑到排除机械性的故障,这样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3、从静态到动态。在数控车床出现故障时,首先要在车床断电状态下,对车床进行观察、测试以及分析,在确定通电后不会造成更大的故障及车床事故时,给车床通电。通电后在车床运行状态下,进行动态的观察、检验与测试,诊断故障。对于可预测性的通电后发生的故障,必须先进行排除,才可以通电。

4、从简单到困难。当出现多种故障同时发生时,要先对简单的故障进行排除,然后解决难度大的故障。在排除某一难度较大的故障时,也要从最常见的原因开始考虑,然后分析较为复杂的原因。

行家须知数控车床故障诊断的基本原则及方式方法

二、数控车床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对于数控车床的机械故障来说,对故障的分析、诊断过程,就是指对故障的一个排除过程,因此,对于故障的诊断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数控车床故障诊断方法:

1、直观诊断法。主要是对故障车床采用目测、手摸、通电等方式,来完成车床故障的初步诊断。

2、自诊断功能法。合理的利用数控车床的自诊断功能,根据其故障显示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故障的大致原因。

3、交换诊断法。将车床上相同的功能模块相互的对换,对故障转移的方向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故障发生部位。

4、仪器测量诊断法。当数控车床发生故障后,使用电工的常规检测仪器,对故障部分的电压、电源、脉冲信号等进行检测,并与正常值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得出故障部位。

5、敲击诊断法。数控车床的各控制系统都是由电路板组成,各个电路板上面都有若干个焊接点,电路板上任何的虚焊或者是接触不良都可能导致故障发生。可以采用绝缘物对怀疑有虚焊或者是接触不良的疑点处进行轻轻拍打,若故障加重,则故障点就应该在拍打部位。

对于较难排除的故障,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同时进行,从而进行故障的总体分析,快速的确定故障发生部位,从而能快速排除故障。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